世界上著名的超级跑车品牌,都会在常规车型之上,推出汇聚了品牌最顶尖技术的限量车型,这样既可以展示品牌的技术水平,也可以作为品牌当时的「门面」或代表作。迈凯伦在1992年推出的McLaren F1,曾经是「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车」,之后于2013年正式投产的McLaren P1,话题性虽然不及F1,但其性能与同年代的法拉利LaFerrari及保时捷918 Spyder相比也毫不逊色。那么品牌近日发布,作为F1和P1后继者的McLaren W1,究竟会像F1那样石破天惊,还是像P1一样是一台稳健的顶级超跑呢?
传奇新一页
对于迈凯伦,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她既是F1的其中一支历史悠久的参赛队伍,也知道是一家著名超级跑车生产商。不过迈凯伦打造超跑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它的首台超跑McLaren F1于1992面世时已技惊四座,但品牌之后却休眠了十多年,直到2010年才正式建立车厂并有系统地量产汽车。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迈凯伦在十多年间已经发展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超级跑车,而从2015年开始,品牌将旗下车型分别为了三梯队,即Sports、Super及Ultimate,其中最顶级的Ultimate的首款车型,即文首提到的P1。
在P1之后,Ulimate系列还推出过Senna及Speedtail等车型,但它们都不被视作F1和P1的续作,直到刚刚发布W1,才被正式归类为这两款经典的继承者。那么W1在设计和技术上,有哪些地方是相较于Senna及Speedtail,更为接近F1和P1的呢?
一脉相承的系谱
首先最能够一望而知的,自然是外观设计。从迈凯伦发布的一张官方照片中,可见F1、P1和W1并列,虽然前二者的后方被W1遮挡着,但仍可见三者的侧影可说是如出一辙,相较于法拉利或保时捷的限量顶级超跑,迈凯伦的「1」系列在设计上无疑更有一脉相承之感。
技术上,三者都是应用了迈凯伦从F1赛车的研发经验中所得出的先进技术,其中最标志性的,也是品牌最引以为傲的要算是轻量化材质的使用,特别是碳纤维单体壳车架,令车身有着极高刚性的同时也十分轻量。得益于这技术,W1的整体车重只有1,399公斤,这配合总输出达1,275PS的全新混合动力系统,令W1有着911PS/公吨这同级最佳的功率/重量比。据品牌新闻稿表示,W1是迈凯伦有史以来加速和极速数值均达到新高的一般道路使用车型,其直线加速力要胜过Speedtail,在品牌的参考赛道上的圈速纪录则要比Senna快了3秒之多。
(001)左起:McLaren F1、McLaren P1及最新的McLaren W1。
令人讶异的强大动力
在大概介绍过W1后,接下来就让我们稍为深入了解一下这部迈凯伦最新力作的一些特点吧。一辆传统的汽车,特别是超级跑车,最重要的机械部分,自然是在于提供动力的发动机。虽然W1并没有全电动化,但就像近年很多超跑一样已经采用了混合动力,而且其电动部分并不只是单纯作为辅助,而是有相当高的动力输出。当然,该系统中的重点仍然是一台排量为3,988cc的V8发动机,藉着350bar的汽油直喷(GDI)系统,其每升的输出达到品牌历来之冠的233PS,而最大功率则为928PS。此发动机的另一特点,是在于其转速的红线达到9,200rpm,可以想象当达到该转速时,发动机的轰鸣声会是如何令人血脉贲张。
至于混合动力系统中的E模组则是安装在波箱侧面,可输出高达 347PS的功率。此源自赛车运动的E模组由径向磁通电动马达和整合马达控制单元(一种与印地赛车类似的工程方法)组成,整体重量仅为20公斤。电动马达元件的转速高达24,000rpm,比输出为23PS/kg,可直接与一级方程式电动马达相媲美。E模组是由一组容量为1.384kWh的电池供电,能够提供纯2公里纯电驾驶里程。
W1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总体输出达到1,275PS,不单成为迈凯伦的历来之最,也优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有着这强大的动力输出,加上高达1,340Nm的总体扭矩,以及凭借电力模组而来的即时油门反应,W1只需2.7秒便能完成0-100km/h的加速,而0-200km/h及0-300km/h的加速则分别只需5.8秒及12.7秒以内。
出类拔萃的空气动力设计
在强大的动力以外,W1的空气动力设计同样是出类拔萃,甚至堪称是迈凯伦的公路车型中最先进的。该源于Aerocell单体壳的空气动力学平台是经过350小时的风洞测试和5,000点测试的成果,其形状旨在确保车体在贴近地面行驶时将空气动力最佳化。值得一提的是Aerocell还整合了迈凯伦首次采用的上掀式车门,而这个决定并不是因为耍酷,而是由空气动力学要求决定的――由于车门只从车顶铰接,配合缩小尺寸的侧窗,如此一来便能优化从前轮拱进入高温散热器的气流,提供额外的冷却空间,从而减少冷却动力系统所需的散热器的尺寸,减轻车身的重量。
W1采用了主动前后翼的设计,能根据车辆正以街道还是竞赛模式行驶而进行上、下调整,其中称为「Long Tail」的尾翼甚至能够向后方作最多300毫米的伸延。在此设备的帮助下,W1于竞赛模式下能够在前部产生高达350公斤的下压力,在后部产生高达650公斤的下压力。
努力成为「老顾客」吧
刚刚也提到,W1采用了上掀式车门的设计,这令驾驶者或乘客从进入车厢的一刻起已经有着满满的仪式感。驾驶舱并没有延续F1那经典的品字形三座布局,而是像P1一样变成传统的双座位。该两张座椅独特地整合到Aerocell碳纤维单体壳中,将驾驶和乘客直接连接到底盘。两个座椅均采用全软垫设计,可提供最佳支撑和舒适度,并提供比平常更倾斜的驾驶位置,并为大腿提供高水平支撑。
迈凯伦表示,MacLaren W1只会限量生产399台,所有配额在新闻稿发出之时就已经全部售出。车型的基础售价为200万英镑,但最终价格则要视乎车主会进行多大程度的定制而决定。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觉得很没意思,不过像这类顶级限量超跑,向来都是极度供不应求,车厂一般都是预早向老顾客开放订购。因此若对这类车型感兴趣,又不希望买易手车的话,就只有积极地不断向车厂购车,成为其中一位老顾客吧。
(002)W1的主动前翼可按行车模式而进行上、下调节,以增加下压力。
(003)W1是迈凯伦首次采用上掀式车门的车型。
(004)从上方观看,可看到驾驶舱的造型有如水滴一样。
(006)W1拥有迈凯伦迄今为止最窄的A柱,前向视野非常出色。
(007)两张座椅独特地整合到Aerocell碳纤维单体壳中,将驾驶和乘客直接连接到底盘。
(008)称为「Long Tail」的尾翼能够向后方作最多300毫米的伸延。
(009)排量为3,988cc的V8发动机,单体就能输出928匹马力。
(010)前轮后方的导流器,设计颇具雕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