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瑞双方策展人共同策划的沉浸式展览《万物之镜:科技与艺术视角的生物多样性》于即日起在12月15日至1月15日期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瑞士科技文化中心携手苏黎世大学与上海当代艺术馆共同举办,旨在通过影像及一系列艺术作品呈现生物多样性之美与瑞士野外生态保护科研创新,共同探讨跨界合作如何讲好人与自然的故事。展览之外,开幕式、导览讲解、策展人研讨会、徒步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为生态学家、艺术创作者、策展人及广大公众搭建了交流平台,于艺术、科学与科技的跨领域合作中引领多元探讨。
12月15日,由瑞士科技文化中心携手苏黎世大学、上海当代艺术馆共同举办的沉浸式展览《万物之镜:科技与艺术视角的生物多样性》于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正式开幕。该展览起源于苏黎世大学主导的 “运动触发(Triggered by Motion)” 野生动物影像捕捉项目,主要通过红外相机监测记录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21个相机装置点的自然影像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及深度分析,帮助科研人员掌握当地野生动物物种生存状态及其栖息地演化进程。自2022年以来,“运动触发(Triggered by Motion)” 野生动物影像监测项目已通过展览的形式先后在苏黎世、首尔、策尔内茨、班加罗尔等城市展出。
今年,瑞士科技文化中心与苏黎世大学艺术与科学办公室携手将这一跨领域科学与艺术项目引入中国,并邀请中瑞双方策展人共同策划展览,借助国内与欧洲艺术家的独特视角与艺术表达,为国内公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体验,在展览之外继续延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探讨,并为中瑞生态学家、野生动物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等群体构筑起对话平台。
跨界合作:从艺术视角出发讲述科研故事
这场由苏黎世大学艺术与科学主管Katharina Weikl和中国艺术家、诗人韩博共同策展的视觉之旅,将展出四件来自国内和欧洲艺术家、策展人的作品。其中,由Katharina Weikl构思,协同苏黎世大学地理系和进化生物学与环境研究系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展览同名作《万物之镜》,以全球21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所捕捉到的动物影像为基础,通过精心剪辑的20分钟短片再现生态学家们对野生动物的近距离观察。在昼夜交替的画面中,该影片还出现了多种已灭绝的动植物形象,由所邀请的艺术家通过插画、动画等形式绘制完成。这些形象如幽灵一般浮现于采集影像之间,在虚实转换中无声提醒着观众当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值得一提的是,《万物之镜》影片中也会展现该项目在中国的实践。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李必成博士的支持下,有一处红外相机装置地点坐落于上海松江的天马山森林公园,记录了上海郊区20多个物种的生存状态,为当地野生动物调查及科普作出了贡献。
影像作品《万物之镜》
短片之外,由中方策展人韩博与苏黎世大学地理系研究人员合作的装置《自然影像按摩》则为观众带来在按摩床上感受“上帝视角”的体验,通过“俯瞰”卫星图像中的自然演化,启发观众思考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瑞士艺术家Karoline Schreiber的影像作品《擦除》和中国设计师朱云雁的毛毡作品《仙丘》都将目光放置在濒危及灭绝物种上,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让这些动物再现于观众眼前,以特殊的情感表达回望那些曾经生活在地球的可爱生命。
借用庄子《外篇·天道》中 “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的表述,策展人韩博将展览命名为“万物之镜“,在科技与艺术视角之外,又加入了东方哲学的维度。《万物之镜:科技与艺术视角的生物多样性》作为艺术与科学的一次精彩跨界,致力于探索科研成果通过艺术媒介向公众有效传达的多元路径,期待在艺术、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更广泛而有意义的讨论与合作。
多元对话:将生物多样性探讨带到中国
在展览开幕式当天,瑞士科技文化中心还将邀请两位策展人与观众共同分享展览背后的合作故事与策展理念。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副研究员李必成博士也将以野生动物研究者的角度加入讨论,讲述其参与这一国际野生动物保护调研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带来他在当下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和见解。
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瑞士科技文化中心跨领域项目主管孙逸雯、苏黎世大学艺术与科学主管Katharina Weikl、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必成博士、中国艺术家及诗人韩博
未来,瑞士科技文化中心还将与跨学科协作网络——复杂问题研究所共同带来一场位于上海松江天马山森林公园的交流活动。通过一次“边走边聊”的徒步之旅,邀请来自视觉艺术、城市规划、媒体及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专家展开一次面对面交流,为未来更多跨领域合作提供合作契机与基础。